读大学时候,有一同学在南京上学,时常听他说起南京的中山陵和夫子庙,想象中这个昔日饱受战火灾难的古老城市应该尽是一派秦淮人家金陵风情了。去年有幸到苏州和安徽走了一回,途中在南京小歇了一天。在火车上尽力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在脑海里寻找着令人向往的美食,可恰恰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三月的南京清晨依然未褪去冬天的外套,街上行人稀疏,三三两两地相拥着。走在去夫子庙的街上,冷风阵阵袭来,不由拉高了领口。街边的早点小摊,铝制的大蒸锅上层层叠叠的小笼仔呼呼地往上冒着白气,伴着声声吆喝,让人倍感温暖。坐在小矮木凳上,上了年纪的摊主递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鸭血粉丝汤。看着冒着白烟漂着香菜茉的鸭血粉丝汤,心里纳闷:南京人都爱喝这个吗? 鸭血、虾米、紫菜、酸豆角、香菜茉,极为平常的用料,打从心里怀疑它对味蕾的吸引力。不管了,先喝口汤润润喉咙吧。用小汤勺舀上一口轻啖,顿时眼前一亮。虾米和紫菜,突出了汤的海味鲜甜本味,酸豆角的微微的酸和微微的辣掩盖了鸭血的腥臊味,突出了鸭血的滑嫩,好比吃了一口酸豆角后再吃一块滑嫩的鸭血,口感的差异极其明显却又是天衣无缝的味觉融合,撒上芳香四溢的香菜茉,完美的搭配令人惊叹。此时此刻,鼻子和嘴已经全副武装,不由自主让那股鲜香在你的口腔里多作停留,余味绕鼻啊。想不到如此简单的用料搭配,能创造出这般惊人的美味。 热气腾腾的小笼包端上来了。揭开蒸气熏得油亮的笼盖,浓浓白气中隐约显现六个小笼包,就象刚揭去红头巾的新娘子,令人痴迷与遐想。薄如蝉翼、白皙而晶莹的外皮,又不失坚挺,单看卖相已令人垂涎三尺。咬上一口,小笼包里饱满的鲜香汤汁决堤般涌了出来,充满了整个口腔,所有味蕾浸淫在汤汁的鲜香之中,跳跃着,舞动着,令人无法控制,陶醉其中。没一会工夫,六个包子已在不知不觉中被我吃光了,伴着那碗里所剩的见得着碗底的鸭血汤,留下的却是梦幻般无穷的回味。 此时此刻,一缕阳光穿过秦淮人家的屋顶,金黄色的撒在人们的脸上、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