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世间好话书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潮汕饶平一带多山,多寺院,物以稀为贵,多了,难免就会熟视无睹。双流寺,在饶平县三饶的塔山下,从三饶经过,经常看见显眼的路标,却不曾进去。这次途经三饶,专门来个曲径探幽。...
世间好话书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
潮汕饶平一带多山,多寺院,物以稀为贵,多了,难免就会熟视无睹。
双流寺,在饶平县三饶的塔山下,从三饶经过,经常看见显眼的路标,却不曾进去。
这次途经三饶,专门来个曲径探幽。沿着林荫小径缓缓而行,数百米后便豁然开朗,锈迹斑斑的铁皮棚下,大腹便便的弥勒佛正笑脸相迎。拾阶而上,左钟右鼓,大雄宝殿泰然居中,果然别有一番气派。
这是一座古寺院,建于北宋时期,附近有两条山沟沟在寺前合流,因而取名双流寺。
双流寺的出名,据说与王十朋有关。
王十朋,号梅溪,就是南宋高宗时期、那个在浙江省温州江心寺题写“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对联的龙图阁大学士,也是当时主战派的代表人物。
王十朋任福建泉州知府时,曾到三饶拜访前任知府邱居与,夜宿双流寺。月朗风清,寺院之外断断续续传来阵阵鼓角声,吵得夜不能寐,便起来瞧瞧,却发觉四周空无一物。
天亮后,王十朋站在高处,仔细审阅周围的山川地势,旋即预言,若干年后,身边这个地方将会建设成为城堡。返回寺院,他取出纸笔,写下“天下大乱,此处无忧;天下大旱,此处半收”十六个字。
当地人得知后,将这件事记录下来,刻在石头上,命名《梅溪碑记》,竖在寺内的亭中。
明朝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这杂草丛生的荒野之地果然被开辟为新建县城,官方参考《梅溪碑记》的内容,把新县取名“饶平”,即富饶太平的意思。
据说解放前日本侵华、潮汕沦陷的时候,这里依然平安无事,日军不敢贸然进犯,正好印证了王十朋那“天下大乱,此处无忧”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