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夜深难以入眠,翻箱倒柜寻找食物,偶然翻开抽屉中搁置多时未动的相册,借着微弱灯光(怕影响家人),寻找过去点点回忆。一张与母亲在家中的近期合照展现在眼前,映入眼帘的是白发苍苍的两鬓和岁月痕迹的皱纹,母亲已经年迈了。
记忆中,母亲梳着两条长长的辫子,每天早早起床,煮稀饭,等我哥哥和姐姐吃完去上学,她才去镇口的车站搬运站上班,而此时还没到上学年龄的我就理所当然的成为母亲上班的陪伴,说陪伴其实就是累赘,因为每天我几乎都要我母亲背着我从家里走到车站搬运站,经过巷口,市场,南门,贯穿了整个镇。趴在母亲的背上,一摇一晃的,听着母亲哼着潮剧段子,经常很快的,我就睡着了,感觉摇篮般的舒服。睡梦中,被母亲拍醒“不是你早上吵着要吃果条加肉丸吗?怎么又睡了?”,不知不觉,母亲背着我已经来到镇市场,镇里只有一个市场,集中了家乡小镇所能提供的各种吃的穿的用的东西,家乡小镇集市不分日期,所以每天都是人头涌涌。市场边上靠马路边有三五间小饮食店,母亲每天上班路上经过这里。“我要两个肉丸”我喊道,我今天比往常狠了点,让母亲多花了两毛钱,要知道母亲当时的工资才十四块。 看着蹲在果条店门口大长凳上的大叔们捧着大瓷碗大口大口的吃着果条,我直咽口水。在眼睁睁看着N碗果条从我面前端过送到别人桌上后,终于,热气腾腾的“果条落肉丸”千呼万唤始端来了,要知道这可是全镇人的头等佳肴啊,家里有亲戚来又没有准备饭菜的时候就用这宴请客人。用筒骨和脊骨熬制的汤底,去了油渣,汤味香浓而不腻;纯正米浆手工制作的果条,经恰倒好处的灼煮,口感细腻且筋斗,堪比陕西秦镇米皮(当然这是参加工作后才知道的);手工打制的猪肉丸子,加入了大地鱼碎,松软香嫩,机打丸子无法比拟;最后,加入了炸蒜头和小芹菜末(指初长的芹菜,味道更清香)。如此一道童年鸡汤,经常是我一人独自享受,母亲每每看我把碗底的汤汁喝了精光,就开心的笑了,口里念叨着“这么能吃,以后怎么能娶到媳妇啊?”此情此景,令我一辈子无法忘怀。
如今,我已成家,母亲年纪也大了,原来的果条店也拆了,那道令人陶醉的“果条落肉丸”还依旧飘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