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漫步三饶镇区,但见楼房林立,街道宽敞整洁。寻寻觅觅龙船塘,方觉已是填土兴建了住宅小区,近二公里长的龙船大道车水马龙,感叹欣喜之余,大有沧海桑田的感慨。不知不觉中又忆起龙船塘的一些往事。 龙船塘原先是...
漫步三饶镇区,但见楼房林立,街道宽敞整洁。寻寻觅觅龙船塘,方觉已是填土兴建了住宅小区,近二公里长的龙船大道车水马龙,感叹欣喜之余,大有沧海桑田的感慨。不知不觉中又忆起龙船塘的一些往事。
龙船塘原先是山区盆地一条大坑涧,于明朝万历年间,由官府牵头修筑为水陂,俗称“万历陂”,并逐年加固拓宽,尔后形成一口养鱼的大池塘。龙船塘养殖的淡水鱼,鱼质鲜美,尤以“鱼生”、“鱼炆”、“鱼头汤”为佳,当地俗谚:“三饶鲜鱼不会臭腥”,指的是龙船塘鱼,因为鱼池之中有多处涌泉,活水长流,而且长年四季如春,气候温和,且有取之不尽之青青溪草,供鱼饲食,独特的环境,适其鱼类生长,使肉质独优,龙船鱼也成了三饶的地方特产。
龙船塘原先有一百亩水域面积,长度达一千多米。上世纪民国初期,有一位驻守在饶平县城三饶的国民党军队黄姓营长,于端午节倡导当地民众举办龙舟比赛,地点定在龙船塘。在山里办龙舟赛,算是一件新鲜事,很多人们都没有看过,于是欣喜若狂、群情高涨。参加团体由城内六大社组织,龙船制作就地取材,采用大麻竹捆成竹排,排头安扎上用纸糊的小龙头。端午节前一天举行,当日,有六条竹排龙舟停泊在龙船塘,池边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人们都争睹龙舟风采。比赛开始,鼓声咚咚,桨手划桨呐喊,经过激烈的角逐,共决出了“夺标赛”“表演赛”奖项。奖品是一块大镜。老一辈人每每于闲聊之中,讲叙那盛况空前的龙舟比赛,虽然简朴,但也留给山里人美的回忆。自举办了龙舟赛,此池塘便被人们称为龙船塘,直至现在。龙船塘龙舟赛是首次,也是最后一次,以后,人们也没有在山区看到了。
龙船塘原来是镇区一望族大姓氏的私产,解放后归大队集体所有,归属水产组管理,二十一世纪前夕才填平为住宅小区,龙船塘也成了一段历史的记忆。